項韜忽然想起來了:「那部跟佛有關的武俠?」
此前洛陽曾和他說過,佛教分諸天、龍及鬼神為八部,因八部中以天、龍二部居首,故曰天龍八部,八部者,一天眾,二龍眾、三夜叉、四干達婆、五阿修羅,六迦樓羅,七緊那羅,八摩唿羅迦……
「沒錯,就是《天龍八部》。 .」
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,洛陽的神情格外認真。
前世關於金庸哪部小說最經典的爭論,從未停止,一些金庸的粉絲更是每每為此而吵鬧不休,而其中被讀者們提及最多的,分別是三部小說:《笑傲江湖》、《鹿鼎記》以及《天龍八部》!
一部是寓意政治鬥爭的自由之作。
一部是思想升華下的反武俠之作。
一部則是以佛為基,悲天憫人的宏偉巨著。
是的,即便「射鵰三部曲」這樣的超級經典,也只能說是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地位,金庸靠射鵰三部曲,可以傲視武俠領域,卻無法依靠三部曲進入純文學的殿堂,讓金庸真正被稱之為大師的,正是《鹿鼎記》、《笑傲江湖》與《天龍八部》。
此處先排除掉《鹿鼎記》。
前文說過,不是《鹿鼎記》不好,只是因為在洛陽看來,《鹿鼎記》已經不屬於武俠的範疇了,正如倪匡評價的那樣,《鹿鼎記》是金庸最好的小說,而《天龍八部》則是金庸最好的武俠小說,這說法與洛陽思想不謀而合,《鹿鼎記》裡的某些東西是深刻,但已不是武俠,甚至是在反武俠。
剩下就是《天龍八部》與《笑傲江湖》孰優孰劣的比較了。
對此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洛陽也不敢輕下定論,他之所以想要先寫《天龍八部》,只是按照前世金庸的創作順序而已。
那麼《天龍八部》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?
洛陽看來,這是一部充分顯示金庸博大精深之學問的一部武俠小說,在《天龍八部》之前,金庸喜歡用傳統的儒學來回述和解說武學,這點從陳家洛、袁承志到郭靖、張無忌,都有主動或被動的報國之心就可以看出來,金庸是用這些主角來表達自己人生觀的。
至《天龍八部》問世,金庸才以佛教的「大悲大憫」來破孽化痴!
在這部作品裡,他開始用佛教的「去貪」、「去愛」、「去取」、「去纏」來開導讀者,這就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
這本書,有三個主角。
段譽、喬峰、虛竹,一公子,一英雄,一和尚。
三人身份不同,經不同,性格不同,但各占了一台戲,既前後交錯,又相互映襯,既層次鮮明,又一氣呵成,這種結構與人物刻畫手法,開創了武俠小說寫人敘事的新路子,同時也展現出了金庸恐怖的掌控力,這是武俠史上絕無僅有的三主角作品,單憑此,《天龍八部》就可立一個武俠的豐碑。
此外任何多主角的作品,都無法比得上《天龍八部》。
更別說,《天龍八部》還有兩話篇幅,送給了莊聚賢,此人堪稱隱形的第四主角。
這本書里,寫武也寫俠,寫人更寫情,皆是大起大伏,曲盡其妙,前世甚至有人說,讀武俠小說不讀《天龍八部》,實在是人生一大遺憾,天龍浩大,可見一斑。
事實上,也的確如此。
相比射鵰三部曲,天龍情節的確更加光怪陸離,場面也波瀾壯闊,有恩,有仇,有壓抑,更有發泄,有冰窖纏綿的幻想,也有樹邊解手的現實,這本書里,人物塑造方面更是登峰造極,稱得上是江湖的百科全書,並且在寫這部書時,金庸正當年富力強,對故事節奏的掌控,和對場面的駕馭,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。
這是前期的金庸無法比擬的。
所以,射鵰三部曲是金庸的一個巔峰,《天龍八部》則是金庸的另一個巔峰。
項韜表情若有所思:「原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《天龍八部》,老闆認為,這部作品,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78s 3.6715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