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厚照對葉春秋的話最是在意不過的,聽到葉春秋也說好,更加得意自己的眼光好。 壹百~萬\小!說 ·
葉春秋是早看出寧王討好朱厚照的心思的,可不得不說,寧王此舉確實是對了朱厚照的胃口。
這寧王看到朱厚照一臉的滿意之色,便喜笑顏開地看著唐伯虎道:「唐先生,陛下和鎮國公都誇你畫得好呢,快來謝恩。」
因為朱厚照和葉春秋誇讚,唐伯虎的心裡也帶著幾分喜意,可此時聽到寧王的話,不免顯出了幾分緊張和拘謹。
那他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詩句,的確令許多人為之欽慕,可葉春秋很難想像,竟是這麼個謹慎的中年漢子所寫。
當葉春秋真真實實地看到唐伯虎的本人,在他看來,眼前的這個人更像是一個被生活艱辛所磨礪了所有菱角,處在絕望的老男人,與後世影視中那種瀟灑不羈,全然是兩個極端。
或許他那些傳世且放蕩不羈的詩句,也只有在酒醉之中才能作出。
此時,唐伯虎恭謹地拜倒在地道:「草民謝陛下恩典,鎮國公謬讚,草民的才學,不及鎮國公之萬一。壹百~萬\小!說 w ww·1ka看nshu看·cc」
朱厚照只喜歡畫,卻不太喜歡這個人,若是這個人真的『放dang』一些,或許還能對朱厚照的胃口,可是這樣的中年老書生,朱厚照不知見過多少,早就生厭了。
在朱厚照看來,這個傢伙自進了暖閣,連暖閣里都有一股酸酸的味道,若不是寧王說要獻禮,對於這麼一個人,朱厚照怕是一輩子也不會傳見的,所以當唐伯虎誠惶誠恐地謝恩,朱厚照只是淡淡地應了一聲,卻依舊心無旁騖,專心致志地看著桌案上的畫。
葉春秋卻在想,這寧王將唐伯虎搬了出來,是帶了什麼心思?
葉春秋可不相信,寧王父子將唐伯虎帶到御前,只是因為惜才的緣故。
這寧王父子二人,此前就挖空心思想地在朝中結交某些有力人士,還想方設法地討取天子的喜歡,實則卻是為了掩蓋他們暗中的勾當。
可即使葉春秋能看出他們的不懷好意,奈何這二人,一個親王,一個郡王,卻不是葉春秋所能動彈的。
在大明朝,宗室永遠是外臣不能輕易觸碰的存在,這一點,葉春秋當然深知,因為這些人都是龍子龍孫,而且雖然宗親之間各不相干,甚至有些人,老死不相往來,可是這並不代表外臣能干涉到一個親王,莫說這親王的能耐驚人,若同時會觸碰到其他宗室的利益,勢必會引發所有宗室的同仇敵愾。 ·
畢竟,當初建文帝身邊,就因為有外臣慫恿著建文削藩,誰能保證,今日你針對的是寧王,明日針對的不是其他王室?
有了前車之鑑,所以葉春秋很聰明地只保持著和寧王足夠的距離。
於是葉春秋對寧王父子不理不睬,為了緩和氣氛,卻又免不得要和唐伯虎說幾句:「唐兄的大名,我亦有耳聞,就不必這樣謙虛了,單單這一幅畫,便可見唐兄大才,唐兄現在可在寧王府高就?」
「是。」唐伯虎忙不迭地道。
葉春秋又是露出了他那招牌式的似笑非笑的表情,眼角餘光卻是看向寧王。
今日之葉春秋,再不是幾年前雖然帶著幾分小腹黑,卻還是有些生嫩的春秋小才子了,能站在天子堂的人,誰沒有一段故事呢?每一個人都曾被時間打磨過,都不是等閒之輩。
葉春秋心裡想,這寧王父子,拿著唐伯虎來討好天子,那麼……
葉春秋徐徐開口道:「唐兄的畫很好,不妨如此吧,陛下,宮中不是恰好缺幾個御用畫師嗎?不妨就讓唐寅入文思院,以畫師的名義供奉吧。」
供奉不是真正的官,只屬傳奉官,所謂傳奉,就是不經過朝廷,皇帝私自錄用的人,名義上是官,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差遣罷了。
說穿了,這就屬於臨時外聘人員,後世的叫法,叫做臨時工。
可是臨時工也有三六九等,就比如這個文思院供奉,就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287s 3.683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