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任務?才會被賦予更重要的使命?」
葛智初沉吟了一下,說道:「你對復興會了解多少?在日本東京便有支部,為什麼你沒有加入?你的急切我可以理解,但我們復興會的革命並不象你想的那樣簡單。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觀察一段時間,學習一段時間,如果到那時你真的理解了我們的宗旨,願意服從組織紀律,願意為革命獻身,我可以充當介紹人,請本會吸收接納你。」
秋瑾終於意識到復興會的組織嚴密,這可與同盟會的隨意擴張大相徑庭。同時,她也明白了復興會的發展手段,是介紹人、復興會考察並選擇你。
「這本書先借你看。」葛智初從衣兜里拿出一本半新不舊的書冊,「這是剛下發不久的我們復興會的領袖宋先生關於革命的思想理論,讀之極有裨益。現下流行的革命理論和方法,與之相比,則顯得淺薄了。」
秋瑾接過來看了下封面,「論中國之革命」,幾個極有氣勢的大字映入了眼帘。
…………….
炒作、包裝為的是使大革命家放射光芒,引人仰慕、追隨,並占領革命的制高點。
而如同美國獨立戰爭時差不多人手一本托馬斯?潘恩的《常識》,復興會也經常印製宣傳革命的小冊子,闡述革命理論,指明革命方向,樹立領袖權威。在民間這有可能成為一種巨大的啟蒙力量。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極大的變化;在革命軍和復興會內部,則鼓舞著鬥志,統一著認識。
語言是淺顯易懂的。問題是常見卻為很多人困惑的。在用激昂鏗鏘、清晰睿智的語言嘲弄了君主制的昏庸、抨擊了世襲制的荒誕外,還為人們描述了理想中的共和政體。
什麼是共和?為什麼要共和?世界上採取共和體制的國家有哪些?中國實行共和有哪些困難?
為什麼要革命?要怎樣革命?革命要改變什麼?革命的方略有哪些?革命什麼時候能成功?
這些在後世看來極為普通的問題,在當時卻幾乎沒有完整而明確的闡述,很多高呼革命者只是停留在改朝換代、推翻皇帝上,更有革命者認為只要恢復漢家江山,便是革命成功。
自古人間英物並非橫空出世,親人朋友必然有相互輝映者。帶動和引導她們走上革命之路。油燈下,秋瑾終於靜下心來研讀。身處在現實的革命環境中。拋開了在東京留學生中的浮躁和熱情,冷靜地思考、判斷,無疑是她人生中的重大轉折。
「十年之內,甚至更短的時間。革命必會成功,共和國必會建立!慷慨面對生與死的抉擇,將忠義獻於民族祭壇,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,我們的光榮。諸君,努力,再努力!奮鬥,再奮鬥!」
秋瑾推案而起,十年磨一劍。十年大成功,能充滿自信地做出此論斷,多麼豪氣沖天。多麼令人熱血奔涌。
好,十年,甚至時間更短,這樣一個堅強、自信的團體難道不值得自己加入並追隨,見證歷史的一刻,見證革命成功的榮耀。
晚清時候有太多去我、滅我而成全自我的人。比如自沉頤和園的王國維,比如橫刀彈歌的秋瑾。比如捨生取義的徐錫麟,這種追求是樸素的,他們的追求更接近義的本原。
但他們也需要一盞指路的明燈,需要不斷地強化自我,用堅定的革命信仰去完成心中不懈地理想追求。而在改變和引導上,身體力行的實績比宏大美妙的理論更有效果。
革命軍在瓊州縱橫不敗,吸引的不僅是秋瑾,更有很多知名的、不知名的革命者,投身到他們認為最是革命無疑的戰鬥之中。
……………
十年之內,甚至更短的時間。
做出這樣豪氣干雲的論斷,卻並不只限於復興會內部的小冊子,而是正從大革命家宋復華的口中,以慷慨激昂的氣勢宣之於世。
宋教仁,嗯,現在是更有氣勢的宋復華,復興中華的意思。他本來就既才華橫溢,志氣逼人,且行動非凡,在復興會這個堅實的後盾支持下,在歷史提供的舞台上,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68s 3.7244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