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號稱亞聖,在封建社會一直不被統治者所喜,屈居於孔聖之下。
但郭大靖卻認為孟子曰過的,比孔子曰過的的更有教育和警醒的意義。
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」
「民為貴,&nbp;&nbp;社稷次之,君為輕。」
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&nbp;&nbp;行拂亂其所為……」
「生,亦我所欲也;義,&nbp;&nbp;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&nbp;&nbp;捨生而取義者也。」
這些名言名句,都是足以流傳千古的,並為人所耳孰能詳的。
傳說,朱八八曾因為對《孟子》中闡述的民本思想不滿,而命人刪減了很多。
郭大靖不知道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,但他肯定崇禎沒讀過《孟子》。或者說即便讀過,卻不理解這些警誡的深義。
雖然毛文龍在奏疏中有激憤之語,甚至有口出不遜之嫌,但也只是氣話。要真落到實處,他還不能說出大逆不道的話。
郭大靖所搬出的《孟子》名言,讓毛文龍很難解說。事實如此嘛,皇帝就是這麼苛待百姓,苛待東江鎮軍民的。
當然,郭大靖也不是要鼓動毛文龍如何如何,只是想通過這句話,為自己平常對朝廷的不滿,找個理由罷了。
「京畿百姓何辜,&nbp;&nbp;竟要遭屠戮劫掠,&nbp;&nbp;如牲畜般被建虜驅趕到他鄉。」郭大靖臉上現出沉痛之色,說道:「每想到此,末將便感同身受。是以,定要盡全力截擊建虜,勿使我大明子民一人被掠出關。」
毛文龍明白郭大靖的感受,已經過了兩年,當年被建虜強遷的苦難歷程,還在郭大靖心中縈繞不散。
「本帥理解。」毛文龍伸手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,感慨地嘆了口氣,「只要條件允許,本帥定命你統軍前往。」
郭大靖感激地拱了拱手,覺得這事十有八九會發生,他必然會在京畿與建虜再進行一場血火大戰。
大半年的時間,東江軍的戰力又會提高一截。而建虜,還是老一套。此消彼漲之下,兵力相當的情況下,郭大靖並不畏懼建虜。
何況,在京畿作戰,&nbp;&nbp;算是半個主場之利吧?雖然內地明軍的戰力不敢恭維,&nbp;&nbp;但蟻多啃死象,敲敲邊鼓總是可以的吧!
糧草問題,可以就地解決;彈藥的話,收入空間的火箭、炸彈、火藥,也能夠支撐一場大戰。
至於重火器,郭大靖不準備隨軍攜帶太多。百多門輕型佛朗機炮,就應該能夠彌補火力的不足。
這樣算下來,除了偵悉搜集情報,勘測秦皇島的水文情況,基本上就已經準備得七七八八。
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行軍時的負擔,郭大靖還命何貴忠等人,在將要行軍路過的灤州,建起鐵匠鋪,打造火箭發射器。
火箭發射器不同於火炮,或是其它火器。沒人認識是什麼東西,也不擔心暴露的問題。
對於這些,毛文龍都是無從知道的。
其實,只要秦皇島適合登陸,郭大靖自然會編造出有利的信息,促使毛文龍下決心,展開「勤王」行動。
就算秦皇島被排除,還有天津呢,只不過是需要占領一下,距離遵化的距離和秦皇島卻是差不多的。
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郭大靖已經鐵了心要在京畿地區重創建虜,一戰打出東江軍的威名和氣勢,打得建虜一蹶不振。
「勤王」行動若成功,意義太重大了,且是多重的,讓郭大靖和毛文龍都為之心動。
可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7s 3.7007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