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長的壟溝,翻鬆的黑土,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,那是農民最喜歡的味道。
小妹在家裡看著小侄兒,還會燒火做飯,&nbp;&nbp;在春耕的農忙季節,差不多家家都是全部上陣。
田地已經由軍隊派人用牛馬犁好,不好好耕種,首先就對不起家人。
人誤地一時,地誤人一年。農民也比誰都知道農時的重要,一點也不能耽擱。
六十畝田地,張膀覺得自家還能再多種,&nbp;&nbp;但官府上有規定,&nbp;&nbp;要按家中男丁和女人的數量來分田劃地。
男丁可申領四十畝,&nbp;&nbp;婦女就降到了二十畝,還有次丁男、次丁女的規定。總之,既要讓百姓有差不多足夠的田地,又要能夠充分耕作利用。
這還是在村上有公用耕牛的條件下,才採取的分配模式。軍隊上今年也會幫助開墾,畢竟不是熟地,要燒荒、犁地等工作。
「忙完這一陣兒,再把那幾塊小荒地種上菜。」張膀用袖子擦了把汗,笑著說道:「這些小活兒,就不用你挨累了。」
妻子也不爭搶,說道:「今年要是風調雨順,幾十畝地的收成足夠吃,明年貸款買頭牛,也有底氣。」
張膀用力點頭,村里公用的耕牛到底是不方便,只有買到手裡自家的,才心裡踏實。
二十畝土豆、三十畝玉米、十畝黑麥,&nbp;&nbp;張膀和妻子是經過反覆商量,才確定的種植數量。
土豆是保底的,產量高,其它作物收成不好的話,基本上也不會餓著。玉米是高杆作物,既能吃,又能當柴燒,還能餵牲口,利用率最高。
對於金州的農作物種植,官府已經沒有明確的強制要求。相信老百姓也都會算賬,不會往虧里干。
軍屯就要考慮到其它方面的需求,比如戰馬吃的料豆、苜蓿,以及將士們的伙食等方面。
「農閒的時候,我做軍鞋和軍襪,也能貼補家用。」妻子已經想好了今年的計劃,微笑著說道:「買的幾件舊衣,縫補修改一下,也盡夠穿了。」
戰場上建虜的衣服都被搜集,有布的,&nbp;&nbp;有毛皮的,&nbp;&nbp;髒污和破損的也沒捨得扔,&nbp;&nbp;洗乾淨後按質量優劣,都作價賣給了老百姓。
在古代,甚至是舊社會,穿死人的衣服都不算什麼。抗日戰爭,蘇德戰場,這樣的事情也同樣發生過。
這也是遼東地區的短板之一,不能種桑養蠶,不能種植棉花。在「衣」上面,基本上是依賴外購。
今年,郭大靖從山東引進了柞蠶,在金州進行試養。但要形成規模,卻不是一兩年能夠完成的。
至於毛紡業,也是同樣的道理,在綿羊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,才能夠建立起來。
目前的解決辦法就是外購棉花棉布,還有就是從直隸和山東收購舊衣。
在古代,有專門收售舊衣物的店鋪,再轉手賣給那些生活困難買不起新衣服的窮人從中得利。這種店鋪就是估衣鋪,又叫「估衣行」。
金州這邊自然不是為得利,而是只收不售,運至金州賣給百姓,解決他們的穿衣問題。
張膀妻子所說的舊衣,不管是什麼渠道來的,買到的價錢卻很令她滿意。節儉,對於剛剛安家落戶的他們來說,是最重要的。
一隊騎兵從大路上馳來,速度不快,邊走邊看邊聊,象是在遊山玩水、欣賞美景。
張膀和妻子離得大路不遠,趕忙躬身垂頭,以示尊重。
「忙你們的吧!」一個大嗓門響了起來,騎兵並未停留,奔馳而過。
東江軍的軍紀是越來越好,在金州初建的時候曾經大力整頓,並設了憲兵,逐漸形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74s 3.6923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