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得好,近水樓台先得月,懷揣著導演夢的楚輝,每天除了在劇組認真演戲之外,也不放過每次能學習的機會。
他利用一切時間跟隨劇組學習,跟趙京學美術,跟燈光師探討燈光問題,跟攝影師學習攝像從攝像、配音到寫分鏡、剪片等等。
因為前段時間也嘗試著寫過劇本,楚輝還向編劇石康,請教了不少寫作方面的知識。
石康是1968年生人,比楚輝大了整整一輪,聲音很淳厚,有點播音員的感覺,但因為京腔太重,聽起來更像個說書的,為人非常健談、豁達。
在做編劇之前,石康是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,長篇小說《晃晃悠悠》、《支離破碎》、《一塌糊塗》讓人們熟悉了他,這三本書被合稱為「青春三部曲」。
然而他卻告訴楚輝,當編劇是因為當作家當不下去了,當編劇之後,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劇本《大腕》,以及現在拍著的這部《奮鬥》。
這天下午,烈日當空。
楚輝乘坐《奮鬥》劇組的麵包車,轉場到另一個拍攝地。
話說,從開拍到現在,很多燕京的地標性建築,都被導演取過景,拍攝在《奮鬥》這部戲裡。
比如金融街、後海、工體、三里屯3.3大廈、東直門簋街、五道口、中關村、崑崙飯店、麗都飯店、女人街等,可謂是燕京城觀光「指南」,劇中出現過的知名小區更是不勝枚舉。
而劇組即將要去的小區,則是南四環邊上的怡海花園,屬於四環內,為2000年初建,算是南邊ft區當年的一個改善樓盤。
坐上車之後,楚輝看到編劇石康也在,便坐了過去,和他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起來。
看著車窗外疾馳而過的街景,楚輝虛心地問道:「石康老師,《奮鬥》這個劇本,您寫了多長時間啊?」
石康想了想,說:「《奮鬥》是小說和劇本同時開寫,04年底開始,06年上半年完工,兩個交叉著寫,有時寫小說,有時候寫寫劇本。」
「編劇思路沒法編的時候,就去寫小說,小說思路寫不下去的時候,就去寫劇本來完了把劇本交給投資人,把書交給出版商,一個東西掙幾份錢。」
由於之前嘗試寫過劇本,楚輝清楚劇本創作並不容易,就算心裡明白要想什麼樣的故事,可真正自己動筆寫的時候,又會覺得特別艱難,經常不知道自己要從哪裡開始下筆。
另外,楚輝在寫作的過程中,深切的體會到,寫作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且寂寞的事情。
想到此處,楚輝饒有興致地問道:「我聽說,很多作家的創作過程,都是非常孤獨和痛苦的,您也是一樣嗎?」
石康點點頭:「嗯,差不多吧,我基本上是從早上寫到一晚上,一個人寫不出來的時間,我就要求自己坐在那兒,經常熬夜。」
「我要求自己一天要在桌前坐夠10個小時,有時候寫順了就連續寫20多個小時,只喝一點兒水,基本不吃東西,把身體搞得一塌糊塗,寫完《奮鬥》,到現在還沒緩過來!」
楚輝不解地問道:「那你現在劇本都寫完了,怎麼也不休息啊?」
石康哭笑不得地道:「你以為是我不願意休息嗎?我是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!」
按照如今電視圈業內的均價,單集電視劇價錢大約3000到3萬之間,一線編劇單集稿酬為5萬一集,石康目前算是二線,一集能拿2萬來塊。
《奮鬥》這部32集的電視連續劇,已經算是妥妥的長篇了,石康憑藉這個劇本,最少能拿到60多萬報酬。
不過,在石康的合同里,他的編劇報酬分成四次結算,尾款是整個稿酬的20%,也就是10多來萬。
前提是在《奮鬥》開機之後,石康必須下到劇組,根據演員的性格和台詞特點,一邊拍攝一邊對劇本進行修改。
為了最後的這筆勞務,石康不得不繼續工作,每天跟隨《奮鬥》劇組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63s 3.7517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