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國的正使就是彘裘,他還在范國擔任元戎這個職位。
士匄建立的范國沿用了晉國的慣例,除了按照周王室來分布官職之外,軍事方面設立了中軍、上軍和下軍,同時擔任執政、元帥和中軍將的人還是稱呼元戎。
荀國那邊也是沿用晉國舊例,但是並沒有「元戎」這個一人兼顧多職的稱號,執政、元帥和中軍將是由不同的人去擔任。
士匄讓彘裘身兼多職應該是一種補償?
畢竟,周天子也想給彘裘爵位,只是彘裘在士匄的壓力下進行了妥協。
爵位沒了,等於立國的資格也消失,士匄和彘裘是出自同一個家族,只是存在主宗和小宗的區分,一旦士匄不補償彘裘的話,家族內部就該有么蛾子啦。
同理,解朔婉拒了周天子的爵位分封,到漢國也會得到補償。
呂武建立的國家執行新體制,哪怕是有「元戎」也不會給解朔,有二十等爵為前提,卻是一下子讓解朔成了「下令」。
這個「中令」就是二十等爵第三高的爵位。
而呂武的那些家臣,哪怕是作為上將軍的宋斌也僅僅是受封「上帥」,以排行是第七等,往上還有六個爵位才到頂。
可能是因為有對比,或者是假裝,得到那般待遇的解朔表現出了滿足的態度。
事實上,要是爵位一下到頂的待遇,才會讓解朔心驚膽跳。
道理就擺在那裡,官職已經那麼高,爵位再升無可升,除非是行木將朽,要不然君臣肯定無法善始善終。
還有奮鬥空間對某類人是好事,還是天大的好事,否則哪天到了進無可進又退無可退的時候,是不是也輪到要做一場啦?
范國和荀國的大多數官職落到了族人的身上,算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化家為國了。
兩家的族人滿意了,就是不知道那些異姓貴族到底滿不滿意。
「五氏之滅使國中震動,寡君行險乃是無奈之舉。」彘裘看上去一副過得不如意的模樣。
同樣在場的荀家臉上的詫異一閃而過。
什麼情況呀!
大傢伙已經不是同殿為臣的身份,有些話是不是要深思熟慮再開口?
呂武在宮城接待了彘裘和荀家,接待的禮儀和所選的場所沒有半點錯落。
換作是在以前,以他們的交情和相處關係,呂武大可以隨意一些,身份出現轉變之後不但要注意影響,該有的排面也不能出錯了。
彘裘說道:「五氏乃是叛臣,投奔於我仍有桀驁之舉,多次軟言相勸依舊不肯就範。」
屁股決定思維了唄?
呂武、士匄和中行吳雖然是立功得爵為了立國的資格,一下子將晉國的大量城邑變換城頭旗幟也是一件事實。
五氏跟他們三家的區別在哪?就是三家名正言順,五氏名不正言不順,不然要幹的事情其實都一樣。
大家都不是什麼好鳥。
呂武不相信侯晉等人沒腦子,裡面絕對缺不了范氏逼迫,甚至是五氏還服軟了,不然哪可能得到召喚立刻往「新鄭」而去。
這種事情必然充滿了各種狗屁倒爐,誰贏誰有理而已,拿出來說就很沒有意思了。
其實按照正規的邦交流程,呂武不適合親自接待彘裘和荀家,哪怕出面也就是露露臉就夠了,專門負責接待和洽談的人該是大行令梁興。
這是鑑於漢國、范國和荀國的淵源,還有呂武刻意的表演了。
荀家以前跟呂武在身份上有比較大的差距,再來就是兩個人見面的次數多,交情方面則是比較平淡。
到了現在,荀家大多數時候是聽彘裘和呂武在交流,時不時才能插上一句話。
彘裘講了不少范國內部的事情,話題一轉談到了宋國的突然進犯,先表示對宋國的不屑,又提到了對楚國出兵的擔憂。
漢國、范國和荀國立國前的不久,宋國遭到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63s 3.6946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