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全世界都一樣,都有地方保護的…」
所謂自由經濟,又稱奧地利學派,尊重絕對的市場經濟,絕對的自由,放任不管,任由市場把自己安排的妥妥噹噹。
全球化嘛!
字節跳動就是相信了這個鬼話…
阿爾斯通也是信了這個鬼話…
這兩家公司都很像誒,最短時間內下跪…
「影視也是產業,而且還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產業!」
「前段時間,我們跟紐西蘭、澳大利亞,還有哈薩克斯坦、阿聯、巴基斯坦、泰國等國的國家電視台都達成了意向,專門給我們開闢一個影視劇頻道,專門放映中國影視劇,但是他們不願付版權費…」
「我們現在考慮到底是免費給他們還是怎麼辦!」
「當你的產品不足以變成商品的時候,還想讓你的產品走出去,只能白送。」
「中美電影差距…
「中國落後了這麼多年了,不只是電影一個成面,所以突然一進步,張嘴就美國怎麼著,它有什麼,我們也得有?這個不現實,下一步先把中國市場做起來,初步打造電影工業基礎…硬實力超過它,然後才能聊軟實力,中國價值體系,東方價值觀…」
「現在啥也沒有,聊這些沒什麼意思!」
張寒:「那韓國電影為什麼這幾年發展的這麼好?」
「所有的文化崇拜,本質都是強權崇拜,不信你去翻翻塞繆爾·亨廷頓的《文明的衝突》,它就說了五個字『美國有航母』!電影消費有部分原因是文化自信,而文化自信來源於軍事實力和整體國力…在此基礎上,電影價值觀和規則以它的為準,韓國的電影,本質上是在同樣的價值體系之下的產物,他們善於學習…」
「這事其實挺好理解的,如果當今世界是歐洲中心,或許我們對好萊塢大片的評價就會是:特效雖好,但過於直白,終究不入流;如果當今世界是印度中心,或許我們對好萊塢大片的評價就會是:特效雖好,但竟然一段歌舞都沒有,這也算電影?」
……
這段採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,圍繞的都是沈夢溪的個人價值觀。
沒聊什麼愛情之類的。
估摸張寒想聊也沒啥機會,因為時間不夠,沈夢溪得趕去參加《風聲》慶功宴。
其實,剛聊到中美電影差距,沈夢溪很想說一下歷史原因的…
那十年,電影直接被打斷了…
忍住了!
第五代橫空出世,整個八十年代中國人瘋狂的進步,試圖彌補自己和世界落後的三十年。
然後呢,立刻就市場化了…
就是,太快了!
連當年亞洲第一的香港電影都直接被衝垮了…
中國電影還能屹立不倒,已經很不容易了…
《人物》對沈夢溪的定位是個作家,跟公民韓少、郭晶明對比…
80後三大暢銷家!
但沒想到他基本不聊創作計劃…
《鬼吹燈》之後,他發售的都是《移動迷宮》、《分歧者》、《飢餓遊戲》之類的青少年科幻讀物,而且直接美國出版…
後三本沒啥意思,正反派臉譜化和非黑即白的價值觀,就是走影視改編路線的…
他現在的電影人身份遠超過作家。
跟他們倆不是一類人…
聊過之後,發現他也不是那種特深刻的人,就是簡簡單單,邏輯體系非常左。
直接報道吧…
……
酒店,整個大廳都被華宜承包了!
《風聲》大賣,這對他們上市很有好處…
邀請的人很多,沈夢溪挽著柳亦非進場的時候,注意到了一群人圍著的鄧文迪…
果然,鄧女士也來了!
鄧女士真的是,不管上位手段怎麼樣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83s 3.715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