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況,是所有情況中最壞的情況。但,賈環不得不爭。人的命,都得自己掙!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。
賈環鎮靜、緩步的走出來,先向何大學士行禮。再分別向殷鵬、施太監行禮,而後面向京營諸將,朗聲道:「在下賈環。今為翰林修撰。」
京營諸將看著賈環的眼光微微有些變化。賈環的名號,天下聞名。而身為翰林,名叫賈環的,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。斷然不可能錯的,賈環賈探花!一干武將們對賈環的名字,多半是從唱曲的名妓那裡聽來的。
賈環拱手一禮,道:「諸位將軍,京城中的形勢,無須在下多言。何相到此,乃為國事。欲儘早平定叛亂,救百姓於水火之中。諸位將軍豈無意動?
而在下到此,是為私事。昨晚賈府遭到叛亂的汝陽侯派兵攻擊,闔府老幼,命懸一線。最終幸而是保存。我與太子有間隙、仇怨。若是京營不出,今天白晝則賈府上下,滿門無一人能得以存活。
所以,於公於私,在下懇請諸位將軍出兵。聖上留下旨意,令諸位將軍固守。但如今襄陽侯、汝陽侯參與叛亂,京城危急,諸位將軍隨機應變,平定叛亂,有功無罪。」
賈環說的情真意切。將來到京營的緣由說的清楚明白。別以為,他絮絮叨叨的說賈府滿門都要死了是說廢話,求同情。同情心是個什麼東西?
重點不在這裡。重點是,天子正寵幸的賈貴妃出自賈府。賈府是勛貴世家,同樣是外戚。王夫人是賈貴妃的生母。如果出兵救賈貴妃的父母,這是大功,還是大過?
這裡面,如何取捨,就看個人的衡量。
賈環說完後,京營諸將,並沒有人被打動,或者喝茶,或者小聲相互交談,或者閉目養神。表現的很冷淡。
天子的諭令在此,他們不敢違背。並非所有的人,都像何大學士那樣高風亮節,願意將個人的榮辱、前途都拋卻。而賈環拋出的「利益誘惑」,他們並不認同。風險有點高。不過,效勇營游擊謝鯨微微有些意動。
場面一時間有些冷淡。何大學士心裡搖頭,有些失望。何以漸心裡冷哼一聲,賈環也就按准了他父親的脈。看看這些軍頭們的表現?國家、大義、仁義,都是狗屁!
殷鵬和賈府有舊,但他此時並不表態。在賈府滅亡,和他個人的前程之間,怎麼選擇,這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。
陳也俊欲言又止。他一個小小的殿前侍衛司侍衛,奉皇命辦差,賈府的事,他有心無力。
賈環神情依然沉靜,並沒有慌亂。眼前的局面是意料中的。不是誰都有何大學士那樣的政治情懷。利益,比情操、道德重要。這是大多人的選擇。
賈環再道:「剛才聽荀將軍介紹,顯武營參將樂白到京營中被扣留。我想與樂參將談一談,若是樂參將願意出兵平叛,還望諸位將軍成全。」圖窮匕見,賈環拋出他的真實意圖。
這才是賈環真正需要說服、爭取的人。京營諸將此時,有點類似於無欲無求。因為,遵守中旨,就是最大的「功勞」。賈環從不小看人心,他不覺得他能說的動京營諸將。財帛、名義、地位,他一樣都給不了。
倒是樂參將,有可能有戴罪立功的意圖。襄陽侯、汝陽侯等為太子羽翼,這很正常。但京營參將,大把的前程,和太子攪合到一起的概率比較小。
京營參將這個位置,一直都在皇帝視線中。誰腦子進水,不去抱皇帝的大腿,反而去投太子?而且,現在天子多少歲?才四十多歲。太子登基要哪一年?
賈環做出說服樂參將的判斷,還有一個原因。王子騰查京營,是他親口建議的。裡頭夾雜著黨同伐異的因數,和太子牽連有多少水分,他心裡大致有個看法。
賈環這話說出來,正廳中冷淡、無視的場面,就變得有些安靜了。京營諸將全部都詫異的看著賈環。賈探花嘛,沒有人願意和他辯駁,論口才。這腦子、思路,真是讓他們刮目相看!確實是非常聰明的人,不愧他的神童之名。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177s 3.6884MB